唐时知识分子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入仕做官。除去科贡一途,隐居是唐人入仕一个重要门径,是行之偶见奇效的“登龙术”。李白基于各种原因不能参加科举,只能走隐逸求仙一途,斯所谓“东山高卧时起来,欲济苍生未应晚”也。所以,李白隐居徂徕山是别有目的。
天下大山无数,李白又为什么偏偏选中徂徕山呢?徂徕山西北距五岳之首的泰山20余公里,南距鲁国故城曲阜30余公里。相传吴王伐齐鲁时曾在山中驻军扎营,老子、孔子也在此山上见过面。而在徂徕山东南麓有一座小山,却是一座有着神秘色彩的奇山,那就是史书上所说的“封泰山,禅梁父”的梁父山。
古代帝王为了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登上皇位的合法性,无不说自己是“受命于天”,自己就是当然的天子。封禅就是帝王表示这种权威的最好方法。封是指在接近天的泰山最高处,用土筑成圆坛祭天,禅是指在泰山前的小山用土筑成方坛祭地。据史料记载,秦始皇封泰山时,同时到梁父山禅地;汉武帝六封泰山,在元封元年(公元前110年) 四月第一次封禅时至梁父山祭“地主”神;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三十二年(公元56年)封泰山,同时禅梁父山。
距李白最近的一次封禅是开元十二年(公元725年)十月,唐玄宗李隆基也步唐高宗的后尘率百官、贵戚及外邦客使,东至泰山封禅,那时的李白才25岁。封禅后,封泰山神为“天齐王”,玄宗亲自撰书《纪泰山铭》,勒于岱顶大观峰。不过这次封禅并没有到梁父山。唐玄宗封禅泰山时,高兴之余曾破格突击提拔了一大批官员,中书令张说趁机把自己的女婿连升了四级,因此也就有了把“泰山”作为岳父代称的典故。
在徂徕山隐居期间,李白并不像真正的隐士一样过着隐秘生活,而是在外周游各种名山,遍访名人名士,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雄心壮志。完全不是一个合格的隐士。
李白隐居徂徕山终于有了结果。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秋,在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、道士吴筠、诗人贺知章等人的联合荐引下,李白终于被征诏入京,开始走上坎坷的仕途之路。
李白能够得到高官的引荐,一方面在于他自身的才华;另一方面,在于他不断的拜访名人名士,不断推销自己。而第二个方面,也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。
本期字谜:我离开河南。(打一字)
上期答案:甲
解释:“旧”字的样貌改变后,可成为“甲”字,“甲”的字义为“第一”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