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

廈門音新字典

甘為霖牧師(William Campbell, 1841~1920)出身於蘇格蘭格拉斯哥。30歲來到台灣,以台南為基地開始宣教,前後46年(1871至1917年),足跡由南部的埤頭(鳳山)到北部的淡水,東到噶瑪蘭,甚至到過外島的澎湖。通曉英語、台灣話、日文和荷蘭文。

甘牧師於字典頭序講:「我40多年前到台灣時,無此種字典,亦攏不知先生(老師)在哪;所以我緊來出力,大盼望此字典會幫助許多人識字,才較會曉盡本分。」協助甘牧師做編修工作的,有屬台南教會的學生林錦生負責讀音基礎之部份,彙集同音不同形之漢字;以及陳大鑼接續協助字典解義、整編和校正,使字典於1913年順利出版。

字典起初收約15,000字,漢字主要是由《康熙字典》及《彙集雅俗通十五音》選出;此外又參考西洋人所編之漢字字典及著作,如馬禮遜的《華英字典》(1824年)、麥都思的《福建方言字典》(1837年)、衛三畏的《英華分韻撮要》(1856年)、翟理斯的《華英字典》(1892年)、打馬字的《廈門音字典》(1894年)、偕叡理的《中西字典》(1893年)、Couvreur神父、麥嘉湖(MacGowan)的《英廈辭典》(1883年)等。

音系是採取晉州(泉州)、漳州、台灣所通行的地方腔。有參考漳州音「十五音」(「十五音」收錄民間通用之俗韻,於閩南地區和南部台灣普遍通用),引用其所列的本字和訓用字。於台南編修,因助手林錦生、陳大鑼,就較偏重台南附近腔調。

Copyright © 2088 乒乓球世界杯几年一次_世界杯冠军 - saloo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