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背后沟烂了要警惕外耳湿疹、耳软骨炎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、外耳道炎以及继发感染。
1.外耳湿疹
外耳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,如潮湿、摩擦或接触过敏原。典型症状包括瘙痒、红斑、水疱和结痂,严重时可能出现渗出液。
2.耳软骨炎
耳软骨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,软骨受到炎症刺激而出现充血、水肿等现象。常见症状为耳廓疼痛、触痛、局部红肿、皮温升高,有时可伴有发热、头痛等症状。
3.慢性化脓性中耳炎
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于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,致病菌毒力较弱或者机体抵抗力较强,病变仅限于粘膜层,表现为鼓室粘膜充血、肿胀,有浆液性分泌物。患者可能会感到耳鸣、听力下降、耳内流脓等症状。
4.外耳道炎
外耳道炎多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、洗头、游泳时让污水进入外耳道,诱发感染所致。外耳道受刺激后会发生炎症反应,从而引发疾病。主要症状为耳痛、耳闷、耳鸣、听力减退及耳道灼热感,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,境界不清,表面可见少量脱屑。
5.继发感染
继发感染是指原本存在的疾病基础上,由于其他病原体入侵而导致新的感染发生,此时患者的免疫力会进一步降低,容易受到细菌侵袭。若未及时处理,可能导致病情加重,出现全身不适、食欲减退、睡眠障碍等表现。
面对耳后沟溃烂的情况,应避免用手挠抓以防感染扩散,同时保持患处干燥清洁,以减少炎症的发生。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耳部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潜在的问题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